泉州府文庙里800多年前的碑石 讲述泉州庙学变迁
泉州府文庙《泉州教育史话》专题展示馆里,泉州前的泉州有一方碑刻记载宋代泉州庙学变迁,府文见证了南外宗正司司署正式移置泉州后,庙里庙学泉州庙学的多年地位随着皇室宗亲子弟的入驻而“水涨船高”,反映了泉州文庙及学宫成为宋元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过程中的碑石变迁作用和意义。
宋《泉州重建州学记》石碑拓片(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供图)
记载庙学变迁 文庙曾有200多方碑记
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负责人何振良介绍,所谓泉州州学,泉州前的泉州亦是府文指泉州府文庙庙学,即依孔庙而建学。庙里庙学自唐以后的多年封建社会,包括福建在内的碑石变迁各区域都有一定规模的官学,府有府学,讲述州有州学,泉州前的泉州县有县学。府文官学往往是庙里庙学与孔庙结合在一起的,各个地方设立孔庙的同时,大都在孔庙内或周边地区设置一定规模的教育机构,形成独特的庙学合一体制,泉州也不例外。
“泉州庙学由来已久,自宋朝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每一次的庙学变迁,都有立碑刻以记其事,流传下来了的历代石刻碑记多达200多方。”何振良说,然而随着岁月变迁,许多碑记原刻已毁佚,《泉州重建州学记》碑刻是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块碑石。
这方《泉州重建州学记》,原置于泉州州学(即今府文庙),新中国成立后一度移徙泉州大开元寺准提禅寺内,为泉州市文管会收藏保管。20世纪90年代,泉州博物馆(筹)布置古代教育史展览,复回归府文庙。
据测量,《泉州重建州学记》碑石为黑页岩质地,拱顶,其现状长180厘米、宽93厘米、厚12厘米。石碑下部破损,左侧有缺,碑面尚完好,碑刻文字绝大部分笔迹清晰。碑记篆额分3行书写,碑刻正文分28行,字体正书,端庄秀丽。
南外宗正司入泉 促进庙学的发展
何振良介绍,该碑约刻于宋绍兴八年(1138年)戊年三月,碑文为张读撰、李邴书,赵奇题额。碑文作者张读,宋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历任泉州通判、兴化知军事,他擅长文辞,闽中碑碣很多出自他之手;碑文字书者李邴,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曾任兵部侍郎、后拜尚书右丞、资政殿大学士,绍兴十六年卒于泉州;题额者赵奇,史料没有过多记载,只知道其官职为“左朝请郎提举福建路茶事常平等事兼市舶”。
碑文讲述了泉州州学的修建始末。据记载,绍兴六年(1136年),新太守刘子羽出知泉州后,前往州学探视,看到学宫建筑摇摇欲坠,他当场放话:“学校不修,太守之责!”几经筹划实施,终于在旧址上按左学右庙建制,增高旧基二尺余,扩大规制,使学宇完备。
何振良认为,庙学体制是古代重要的教育体制,宋绍兴三年(1133年),南外宗正司司署正式移置泉州,从此,南外宗正司成为管辖泉州、漳州赵宋宗室的衙门。“南外宗正司的迁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庙学的发展,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入庙学学习成为时尚,成为入衙做官的阶梯,南外宗正司的‘宗学’不可能不考虑这种情况,由此泉州庙学的地位也随着皇室宗亲子弟的入驻而水涨船高,这不仅维护了南宋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同时对于泉州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泉州晚报记者 张素萍 通讯员 何振良)
(责任编辑:娱乐)
-
春节期间 天气晴好泉州晚报记者 林书修)昨天泉州市阳光明媚,午后气温缓缓上升,人体感觉较为舒适。市气象台预计,未来几天泉州市都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将一路上升,转为偏高水平。预计未来几天最高气温将回升至 ...[详细]
-
清晨的阳光漫过崇武古城斑驳的城墙,惠安县工业信息化和商务局局长孙晓寅手持标志性黄斗笠,在惠女海韵街区向游客演示传统头巾的系法。“银腰链要斜挂髋部,行走时才能摇曳出独特韵律。”在 ...[详细]
-
康复医院“客串”宾馆揽客,床位60元,标间300元;当地假期一房难求:经济型酒店1晚超1500元,平时一两百元
10月3日,有网友发帖称,她到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旅游时,由于大部分酒店全被订满了,被迫只能住进一间疑似由医院改造而来的宾馆。10月4日,记者私信该发帖者,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复。在评论区,她表示, ...[详细]
-
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今年以来,泉州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运作,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面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着力促进产业创新转型。今年以来,我市投入3490万元支持民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 ...[详细]
-
杨瀚森启蒙恩师!青岛男篮讣告:徐长锁因病医治无效 不幸与世长辞
北京时间10月7日,根据青岛男篮官方社媒公示,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通告:青岛国信海天篮球俱乐部青训总监兼青训梯队总教练徐长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54岁。青岛男篮官方社媒通告如下:徐 ...[详细]
-
记者从泉州市数据管理局获悉,在8月28日举办的2025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国家数据局发布了“第二批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先试)名单”,涵盖全国34个城市、31个领域 ...[详细]
-
一座古桥,一句诺言,一段佳话。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工作的深入,近日,泉港区南埔镇一座160余年的清代石桥拨开云雾,重回公众视野。它不仅是一处百年交通遗迹,更 ...[详细]
-
昨日下午,2025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系列活动暨丝绸之路城市泉州)文旅嘉年华开幕式结束后,联合国旅游组织荣誉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爱尔兰前旅游国务部长弗兰克·法希、中 ...[详细]
-
海峡网2月9日讯 泉州网记者蔡紫旻)为了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今年,泉州市将加大帮扶力度,全面落实稳定脱贫各项政策,并大力推行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探索建立起扶持贫困线边缘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机制。针 ...[详细]
-
全市严查 电动自行车逆行记者昨日获悉,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有效遏制电动自行车违法乱象,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近期泉州交警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逆向行驶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电动自行车逆行在近期的整治 ...[详细]